close

        《海的死亡》,由西班牙作家Jose Maria Gironella所著,敘述著一對小鎮燈塔看守人父子,見證了海的死亡,並與海同歸於盡的故事。一位燈塔看守人巴西留,與年僅十三歲的兒子菲力茲,獨自住在一個小鎮的燈塔上。因為他們的盡忠職守,相當受鎮上居民的喜愛與敬重。父子倆每日看海、聽海,享受海的氣息,在燈塔裡的小屋中愉悅地生活著。安逸的日子十年如一日,直到有一天,菲力茲突然發現海的遠方傳來死亡的氣息,這也是劇情最激烈的轉折點。海怎麼會死呢?「整個海灣變成黃色。海水並沒有化成岩石,卻固結成一片片的大理石,光潔而發亮。海底的海草凍在大理石裡,似乎立刻萎謝了。」在科學上,這看來是毫無根據的,然而文學並不一定要符合科學,甚至可以完全背離現實,而本篇作品尤其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 參考網路上許多心得,皆提到海對於燈塔看守人父子,就如同信徒之於信仰。當海死去時,信仰隨之崩滅。為了試圖拯救崩壞的信仰,看守人父子不顧眾人反對,獻祭於大海,以期望得到最後的救贖。然而,綜觀全文,作者無一字提到海與巴西留父子倆之間的宗教聯繫,也沒直接提到獻祭的概念。所以我認為,作者Gironella在文章背後想表達的意念,應可再進一步推廣為某種生活重心的幻滅、理想的崩壞,或者是人生希望的突然終結,而不用局限於宗教領域。從相信海的永生,到面臨海的死亡,本文精采之處,就是甜美理想與幻滅現實間的轉換。前半段的文字讓讀者沉浸在一種歡愉、安逸的感覺,就好像在週末的午後造訪某個絕世小島,在海邊某株棕櫚樹下掛著吊床,迎著薰風,遠離繁重的課業,好像人世間的幸福莫過於此。然而就在昏昏欲睡之際,猛然想起隔天就是期中考,使學生當場悚然驚醒。回過神後才發現自己連回程的船票也弄丟了,看來是無法回學校考試了,一切的希望都隨著太陽緩緩西下,隨之而來的只有漫漫長夜。此時就算有再多的後悔、懊惱,也於事無補,只好乖乖填寫二退單,把這學期以來的努力全給獻祭。



本文為作者選修夏祖焯老師(筆名夏獵)於清大「近代外國文學」通識課的期末閱讀報告。

引用本文章請著名出處為本網誌。

嚴禁抄襲,犯者必究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小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