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圖片來源:Wikipedia)

核分裂


    在國中、高中的課堂裡,我們瞭解到「世界萬物都是由原子所構成」。然而,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卻無法觀察到「原子」的存在。為什麼呢?因為原子的大小實在太小,完全超乎人類肉眼可辨識的程度。有這麼一說:若拿原子的大小與網球相比,就如同將網球與地球相比一樣。試想你是一位太空人,想從外太空用肉眼觀察地球上的一顆網球,就可了解觀察原子是件多麼困難的事了。而「原子核」,顧名思義,就是「原子」的中心部分,又比「原子」小得多。以大小關係而論,原子就如一座網球場,而原子核則只有場上球員的食指指甲大小。合併這兩層地球—網球,與球場—指甲的比例關係,請想像一下原子核有多小。理所當然地,要在這麼微小的尺度下觀察各種自然現象,是非常具挑戰性的。也直到一九三八年,科學家才成功地從實驗中發現了「核分裂」,從而展開了人類原子能時代的新頁。


    所謂「核分裂」,是一種較重的原子核分裂成較輕原子核的現象。在日常生活中,若引燃一串鞭炮,則鞭炮將沿著引線接連引爆(放出能量),最後化為碎片。在核分裂中,「中子(構成原子核的粒子之一)」就有如引線;而「原子核」則是鞭炮本身;整個「核分裂」的過程就有如鞭炮爆炸,原子核被引線引燃而「炸」成較小的碎片,並且放出能量;而引線又會繼續延燒,促成另一次爆炸。這些原子核分裂時產生的能量,便是所謂的核能。將所產生能量拿來發電,就是所謂的核能發電。此外,還有另有一種核能的來源,稱為「核融合」。然而,因為相關技術仍尚未成熟,所以本文就只針對目前全球最常使用的「核分裂」技術作進一步介紹。


    「核分裂」對人類最大的益處即發電。在核能電廠中,使用的燃料為人工提煉的「鈾-235」原子。「鈾-235」的原子核經過「慢中子」(速度較慢、能量較低的中子)撞擊後,分裂為另外兩種原子鋇 (Ba) 及氪 (Kr),並且放出能量,然後跑出另外二至三顆中子。那二至三顆中子經減速成為「慢中子」後,又可繼續撞擊其他尚未分裂的「鈾-235」,稱為「連鎖反應」。若每次反應都能跑出三顆中子繼續撞擊其他三顆原子,則隨著時間的行進,另外三個反應又會產出九顆中子。以此類推,僅用中子撞擊一次,便可能在第十次反應時同時觸發59049個鈾原子分裂並放出能量。由此可見,若讓中子如上述情況般任意碰撞,而不加以限制,則整個反應將會失控。而核電廠的功能,就是藉由精準地控制中子撞擊燃料的頻率,以獲得穩定且持續的核能,並且將其轉換為電能以供使用。在適當的控制以及保全措施下,使用核分裂的發電方法是安全的。核能發電用所需的原料純度約為3%,而核彈的原料純度則需超過90%。因此,核能發電所進行的核反應也不可能引發如核彈般的爆炸。


    就台灣而言,核能發電已占總發電容量的百分12.78 %(民國98年資料,註一)。現今世界各國因應能源危機,紛紛大力發展綠色能源技術。然而,在新一代的綠色能源科技尚未成熟之前,必然要繼續採用核能發電,以填補傳統能源與新一代能源之間的科技空窗期。因此,至少在近幾十年內,使用「核分裂」產生電力的方式仍將是國際趨勢。



註一:資料來源為台灣電力公司網站,《歷年裝置容量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小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