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最近聽老師一席話,覺得很有道理,也值得思考:

「你們的學歷雖然都很高,但基本上都沒讀過什麼書。」

聽來諷刺,但仔細一想,還真有點道理。


的確,每天扣除看課內書的時間,就是上G+、FB、撲浪看動態,跟大家一起笑一笑、罵一罵,最後看個搞笑影片、耍個廢,然後睡覺,日復一日。

也許現在有許多人想反駁:「小學六年、國中三年、高中三年,不知啃了多少參考書了。憑我的學養,怎能說我沒讀過書呢?」

的確,台灣學生在課內表現上,確實是出類拔萃。我們的小孩在數理方面的成就,以及在國際競賽上的成績,更是有目共睹。

但除此之外,我的內心卻是極度匱乏。


最近修的通識,恰好都與中國古典文學有關。上課的內容,基本上脫離不了《詩經》、《左傳》、《論語》、《史記》等古代典籍。

這些東西對我來說非常新鮮有趣。因為在這些冰冷的標題下,其實蘊含了中國文化的深層智慧、以及生命態度。

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篇,是《左傳》中的《季札觀樂》註1。吳國公子季札,只是聆聽《詩經》中各國國風,就能從音樂的曲調、韻律中斷定那個國家的歷史命運。如此的高尚的才徳與文化素養實在讓人嘆為觀止。

我不禁想問,那是什麼樣的時代背景,能培養出如此優秀的人才?

這也讓我意識到,文明所蘊含的高度智慧,有一大部分都埋沒在於古代的典籍中,只是我們沒有去發掘罷了。


將通識課的內容做一個引子,我開始思考老師的問題:「我們的書讀得多嗎?」

說真的,現在就自問:「自己讀過哪些經典西洋文學名著,或流傳千古的中國古典文學?」

「是否讀過能增進國際觀、瞭解世界運作的經濟、人文、社會類書籍?」

「是否時時透過網路媒體,關注能夠改善生活、改變世界、或富有前瞻性的新觀念?」

幾乎沒有。都是少,少得可憐。

更甚者,開始閱讀國際期刊後才發現,自己在科學、工程專業上讀過的書,也太太太少了。

有這種「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懂」的空虛感,讓我更加堅定,必須強迫自己吸收知識。

不管讀書、聽課也好,每星期到圖書館讀一本有深度的書,或報名聆聽有深度的演講,都可能是好方法。


       ※        ※        ※


讀書、聽講,都比較像處於被動的狀態。我不必整理資訊,因為別人已經幫我整理好了。

然而在面臨各種問題時,我是否有能力借助於不同工具,進行深度思考,理出一套清晰完整的邏輯架構?

這是目前的我所欠缺的,因為在得到這種獨立深度思考的能力之前,必須有龐大的學養基礎做為後盾,如此才有機會將所學融會貫通,進而旁徵博引、言之有物、論之有理。

乍看之下,求知之路是一趟長久的旅程,而且它也的確是這樣。這一切,都開始於主動的學習

到學校上課並不全然是主動的學習。

學校裡常有一種可悲的現象:「考完就忘了」。因為學生根本不在意老師上課說什麼,只關心最後的分數。


下課去請教老師問題、上網找資料、到圖書館翻閱參考書籍,這些都包含了求知的衝勁,這才是真正的主動學習。

跟學習的對象建立雙向的交流,知識才會與人產生交集,並且引發共鳴。這時,學過的東西想忘掉都很難。


       ※        ※        ※


在踏上求知的旅途前,務必先問自己,為什麼而學?

不論是為了求知慾也好、成就感也好。或者為生活也好、理想也好,都要先訂立目標,確定方向,勇敢前進。


有時候,單打獨鬥是很辛苦的。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好朋友,是學習的旅途上最快樂的事情之一。

結交有相同興趣的朋友,多認識在你的領域內有傑出成就的人,並且用最謙卑的心情,學習別人的長處。以無私的態度,分享自己的知識。

所謂「友多聞」、「學無常師」,大概是這個道理。


文到此處,突然憶起家中牆上掛著一幅字畫,上面的字是這樣寫的:

學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

原來因為自滿而不再精進時,就是退步的開始啊!



※推薦悅讀

1. 「想和巴菲特一樣成功嗎?~盡你一切所能地廣泛閱讀,巴菲特如是說」

2. 「學習技術」,你能學習任何你想學的事!


註1:《左傳》《季札觀樂》白話翻譯:

http://big5.zhengjian.org/articles/2011/2/1/71448.html


部分或全部引用本文,請註明網址出處。盜者必究。

arrow
arrow

    小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